2025年9月7日下午,副校长黄伟来到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(简称“教信中心”),对迎新工作进行现场指导。作为学校开学季的关键环节,迎新工作直接关系到新生的入学体验和校园生活的顺利启动。
迎新工作已成为学校开学季的重中之重。今年,我校预计迎来5100余名新生,涵盖本科、研究生和留学生等多个群体。迎新工作不仅涉及传统的注册报到,更依托于现代技术手段,如在线信息系统、校园网络平台和移动APP,确保新生能高效完成身份认证、课程选课和生活安置。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作为学校的“数字大脑”,承担着核心任务:维护校园网络稳定、优化信息系统性能、保障数据安全,并开发智能化迎新工具。“迎新季是教信中心最忙碌的时期,我们部署了20余名技术人员,24小时轮班值守,以应对潜在的技术挑战。”
迎新不是简单的流程执行,而是新生融入校园的第一步。我们必须确保每位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效率。黄伟此次实地调研,旨在实地检验教信中心的预案落实,并传达学校领导对技术保障的重视。
黄伟首先参观了数据中心机房,随后来到信息安全监控室,听取了关于数据防护的汇报。墙上大屏显示实时安全态势,中心主任周明元介绍:“我们采用区块链技术加密新生数据,防止信息泄露。同时,建立了应急预案,如遇网络攻击,能快速切换备用系统。”黄伟强调:“信息安全是底线。新生个人信息必须万无一失,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信任。”他还询问了员工培训情况,得知中心已组织全员网络安全演练,确保每个环节责任到人。
在中心会议室,黄伟主持了简短的会议。他首先听取了中心主任周明元的全面汇报:信息中心已完成了三大核心任务——系统升级、人员部署和风险排查。迎新系统整合了教务、后勤和财务模块,实现“一站式”服务;同时,中心设立了24小时客服热线和在线答疑机器人,预计将处理上万次咨询。
黄伟对教信中心的准备给予肯定,但也提出了指导意见。他指出:“迎新工作要突出‘以学生为本’。技术再先进,如果新生体验不佳,就是失败。”他分享了三点核心要求:
1.强化技术保障:确保迎新期间网络零中断、系统零崩溃。黄伟建议增加备用服务器,并启动校际协作机制,共享资源应对突发流量。
2.提升服务温度:除技术手段外,要融入人文元素。例如,在APP中让老生志愿者在线互动,缓解新生的陌生感。
3.注重可持续性:迎新经验要转化为长效机制。教信中心应建立年度评估体系,收集学生反馈,推动技术持续创新。
黄伟强调:“在教育强国战略下,高校数字化转型是趋势。教信中心的迎新工作,是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缩影。我们要以此次迎新为契机,展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。”他引用数据说明:去年迎新季,我校因技术故障导致0.1%的新生延迟注册,今年目标是将这一数字降为零。
图为一审:王锋
图文二审:宗波
图文三审:周明元